最近聽聞心理學上有個現象,名為瓦拉赫效應,這在說些什麼呢?就讓學習家Manor我帶你了解一下吧!
▲ 圖片取至 Pexels
故事起源是這樣,一名為瓦拉赫的人在中學時,父母為他選了一條文學之路,不料一學期下來,老師為他寫下這樣的評語:「瓦拉赫很用功,但過分拘泥,難在文學上發揮出來」,而後改學油畫,但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,成績在班上常常吊車尾,就在大家認為瓦拉赫成才無望時,一名化學老師卻覺得他做事一絲不茍,是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,建議他改學化學,最終發揮所長,並成了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。
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,學生的智慧發展都是不均衡的,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能力,一旦找到自己的強項,並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,就能獲得應有的成就。
生活中也常見瓦拉赫效應,像是學生不擅長理工科目,但在文學造詣方面有極高的天賦,又或體育選手不擅長短跑,但在馬拉松方面卻有一鳴驚人的表現。
聽完了瓦拉赫效應,我們可以反思,正所謂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,明白自己的強項及弱項後,應當截長補短,做任何事才會有較好的成果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