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聽聞心理學上有個現象,名為毛毛蟲效應,頭一次聽見的朋友應該會和學習家Manor我一樣一頭霧水,甚至想說是什麼奇怪理論?若你跟我一樣好奇,接著就聽我娓娓道來吧!

毛毛蟲(調整).jpg

▲ 圖片取至 Pexels

故事起源是這樣,法國昆蟲學家約翰·法布爾曾做過一個實驗,他將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,使牠們首尾相接,圍成一個圈進行爬行,並在花盆附近撒上了牠們最愛吃的松葉,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,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走,但是這些毛毛蟲始終沒有改變行動軌跡,最終因飢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。

由此可看出,盲目跟從習慣和思維慣量最終導致失敗的結果,在生活中也常見毛毛蟲效應的例子,像是理財專員推薦你一檔基金,說近期績效很好,當你看到周遭朋友買了之後獲利,便也跟著進場,但沒過幾天反而虧損,而為何會造成這種結果?通常是因為你對這投資標的不了解以及盲目的跟單,如同基金警語裡常說的,「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」。

從毛毛蟲效應中我們可以反思,盲從的跟從並非一件好事,當做一件事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時,不妨去嘗試看看,或許會有新的發現或不錯的結果呢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毛毛蟲效應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學習家Manor 的頭像
    學習家Manor

    學習家Manor成長足跡

    學習家Man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